民营银行开闸“输血”小微企业
时间:2014-03-03

民营银行开闸“输血”小微企业

 

 
  
 

 

    进入2014年,时下最热的词当属民营银行了。1月6日,银监会在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对于民资办银行进一步表示,“民营银行将试点先行,首批试点3至5家,成熟一家批设一家。”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背景下,试点和发展民营银行,有助于增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促进银行业竞争,同时有助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探路小微金融服务 缓解融资难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可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而后被收编为国有控股为主导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根据银监会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年底,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分别为41%和54%。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更已超过90%。

    民营银行入主金融业,能有效开辟新的金融市场、完善金融资源配置。民营银行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从民营企业成长起来的民营银行也最了解小微企业的需求所在,通过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会帮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郭田勇曾经撰文指出,民营银行规模比较小,从银行服务经营特点上,小的和小的之间是存在更强耦合机制的。所以,民营银行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小微融资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与之门当户对的小微金融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曾表示,民营资本办银行的方向应当是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微金融机构。业内普遍看法是,民营银行和地方的商业银行应立足于服务地方中小企业,避免盲目扩张。

    民营银行以全新面貌出现

    去年国务院发布“金十条”就明确,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少企业都透露出跃跃欲试积极参与的意向,据国家工商总局披露的资料显示,已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的民营银行超过70家,其中有30多家上市公司参与了民营银行的筹建。

    业界都期待民营银行不同以往的新面貌。目前,银监会初步确定了试点银行的四项新机制。一是强调发起人资质条件;二是实行有限牌照,鼓励在特定业务领域做专做精;三是坚持审慎监管标准;四是订立风险处置安排。明确经营失败后的风险化解、债务清算和机构处置等安排,由发起人以合同方式承诺承担剩余风险,防止风险传染和转嫁。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曾表示,民营银行试点将坚持五个原则:纯民资发起、自愿承担风险、承诺股东接受监管、实行有限牌照、订立生前遗嘱。

    亟需出台风险防控细则

    放开民营银行最大的亮点是“由纯民资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是为了打破金融垄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但是并不能完全摆脱资本逐利的本性。据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可能会考虑一定的地域覆盖,包括金改试验区、有改革探索的地区等。很多方面还在探索阶段,可能不会出具体的细则,只能出一些对民营银行的具体要求、方向。

    可以预见的是民营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一些银行破产风险加大;资本监管要求将更严格,民营银行业务扩展必须解决外部融资问题。行业内也期盼监管部门出台明确的民营银行的相关制度与管理办法,包括注册资本、最低资本金、准入退出标准机制等各项标准细则。银行破产条例需要尽快推出。需要建立完善风险机制,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出台。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民营银行的开闸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并非是救命的稻草,中小企业要想长久在市场站稳脚跟,还需要与时俱进,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依靠核心技术转型升级是根本。(编辑:冯丛枝)

指导单位:云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