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蔓延多行业 中小企业要巧应对
时间:2014-03-03

产能过剩蔓延多行业 中小企业要巧应对

 

 
 
 

 

  近年来,以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以及以光伏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造成了大量能源资源的浪费,也使众多中小企业被迫停产。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而更加忧心的是,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速之势。

  不仅传统制造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被称为“朝阳”产业的高科技产业也出现了类似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称,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现在的80多家。如果以每个企业每年50万千瓦的制造能力计算,这80多家企业年产能就是4000万千瓦,而中国目前的市场容量只有1000万千瓦,远远供过于求。

  为此专家表示,与上世纪末和2005年前后出现的产能过剩不同,2009年延续至今的这一轮产能过剩涉及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化解难度前所未有。从范围看,以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存在于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而本轮产能过剩扩展到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大有从局部向全局蔓延之势;从程度上看,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7月估计,2011年我国产能利用率已降至60%左右,说明我国当前面临的产能过剩十分严重。

  我国现今之所以会出现多个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专家表示,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国各行各业基本上都获得了较高速度的发展。当时过猛的需求使较多产品供不应求、大家都大干快上新建产能,而近年来国际经济复苏艰难,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需求减缓使得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出来。而且由于相关产业没有及时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逐渐变成了落后产能。

  而且,业内人士分析,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还因为在产能的形成过程中,市场没能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一些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拉投资,在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扭曲了要素价格。

  为改变现状,去年以来,国务院和各部委接连出台化解产能的“组合拳”。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五年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严重产能过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在《指导意见》出台后,发改委开始部署,出台了化解钢铁、电解铝行业过剩产能的具体措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表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在我国从上到下都一致“打击”过剩产能时,作为“重灾区”的中小企业要如何应对呢?专家建议,首先,中小企业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和评价这些要素的变化趋势,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科学确定市场的需求量,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避免企业产能过剩。

  然后,通过对企业战略的调整,改变以往片面追求“大”的习惯。要立足于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应在创新的基础上,力争先做“专”、做“精”,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树立企业品牌。企业通过生产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就会得到市场的认同,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提升企业议价的能力。企业的产品一旦被市场认同,此时即使再做大,也可以避免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不要死盯国内市场,“走出去”也是缓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方法。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酝酿推出新一轮“走出去”支持政策,包括编制境外经济合作区国别产业投资综合指引,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利用中央财政现有专项资金支持政策,逐步扩大资金规模,优化资金安排结构,开展以境外股权、资产等为抵押提供贷款,对企业境外投资提供融资支持等,推动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向能源资源富集地转移,推动水泥、平板玻璃等市场半径较小的产业向基建投资旺盛的地区转移。若中小企业搭上这班“顺风车”,或许能将过剩产能“变废为宝”,走出发展困境。(编辑:胡莹)
 

 


 

指导单位:云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